95岁巴菲特发表告别信:“我将归于沉寂” 6180亿财产捐赠子女基金会

Sinchew Tue, Nov 11, 2025 04:09pm - 3 days View Original


(纽约11日讯)高龄95岁的宣布他将“归于沉寂”(going quiet),这一位将一家老旧纺织厂打造成市值超过1兆美元企业集团的传奇人物在10日向股东发表告别信,为商业界最受瞩目的投资大师时代画下句点。

在信中,巴菲特透露他将在退休前的几周内向4个家族基金会捐赠超过13亿美元,并加快把他价值约1490亿美元(6180亿令吉)财产捐赠给子女名下基金会。巴菲特在执掌波克夏公司超过60年后,年底将卸下波克夏公司首席执行员职务,并表示他不再撰写每年2月发表的年度股东信,也不再参加年度股东大会。

不过,巴菲特打算继续在传统的感恩节信件中向股东报告,包括他的庞大慈善捐款细节。

这封信象征巴菲特交棒计划又迈出一步。他先前在年度股东大会结束时,宣布将把首席执行员职位交棒给63岁的长期副手亚伯(Greg Abel)。巴菲特留给亚伯执掌的波克夏,拥有多达3820亿美元现金,而且近年持续增加,因巴菲特并未进行大型并购,也没有大规模实施库存股。

这封信是巴菲特自宣布卸任首席执行员以来的首次重要公开发言,象征着这位家喻户晓、史上最成功投资人之一的60年投资时代即将画下句点。

巴菲特在信中表示:“正如英国人所说的,我将‘归于沉寂’……像是这样吧。”

透露健康良好但须认老
希望加快生前捐赠速度

巴菲特表示,他的身体状况大致良好,“虽然我行动缓慢、阅读也愈来愈吃力,但我仍然每周5天到办公室,与一群出色的人共事”;然而他也强调自己老了,“我老得比较慢……但一旦出现,就无法否认”。

巴菲特公开信件与年度股东信向来是他的粉丝必读内容,他们从中寻求智慧箴言、投资建议与幽默见解,也正是这些特质,让这位投资大师吸引了大量粉丝。

在信中,巴菲特提到他希望加快生前的捐赠速度,让子女在他过世后能完全掌管遗产。不过他的3名子女苏西、霍华德和彼得都已年过60、70岁,巴菲特表示,指望他们都能像自己一样格外幸运的长寿是一种错误的赌注。

巴菲特说:“3个孩子如今都具备足够的成熟度、智慧、活力与直觉,能够妥善分配一笔庞大的财富。当我逝去已久之后,他们还将拥有活在世上的优势,如果有必要,他们可采取预见性和反应性的政策,以因应联邦税收政策或其他影响慈善事业的发展。”

重申信任与赞赏接班人亚伯

巴菲特同时强调,他会保留相当数量的波克夏A股,直到股东对亚伯的信任程度能与对他本人及已故合伙人孟格同样为止。他说,“要达到那样的信任应该不会花太久时间……我的孩子们以及波克夏董事部,已经100%支持格雷格(亚伯之名)。”

他在信中重申对亚伯的信任,表示自从首度考虑让他接班以来,亚伯的表现超出预期,“我想不出有任何首席执行员、管理顾问、学者或政府官员,任何你想得到的,比格雷格更适合管理您们的储蓄,以及我的。”

透露财产捐赠给子女基金会的细节

根据信件内容,巴菲特将把波克夏的1800股A类股转换成270万股B股。其中,150万股将捐给以亡妻命名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另外各40万股将分别捐给3个子女的基金会。

自2006年起,巴菲特开始向盖茨基金会,以及自己子女的基金会捐款,之后他承诺在生前或死后捐出大部分财富。去年,巴菲特宣布在他身后,盖茨基金会将不再获得捐款,并由自己的女儿和2名儿子管理新成立的慈善信托。

巴菲特说:“只要我的孩子们能做得不错,他们就可以笃定认为我与他们的母亲都会感到欣慰。他们的直觉很好,并且多年来从小额资金开始学习,如今每年已能处理超过5亿美元的慈善拨款。”

人生建言:想要后半生过的更快乐
别为过去错误自责

在最近的一封信中,巴菲特回顾了过去,并向他的粉丝保证,他们仍然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他并建议,想要后半生比前半生更快乐,就不要为过去的错误而自责,至少从中吸取一些教训,然后继续前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在信中,巴菲特重申了他长期以来的一条人生建议:考虑你的遗产,然后倒推规划。

巴菲特回忆起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故事。据说,诺贝尔读到一篇误印的讣告,被其中的内容吓坏了。巴菲特写道,这件事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诺贝尔此前因发明炸药等成就而闻名,后来与以他名字命名的诺贝尔奖联系在一起。

“不要指望新闻编辑室会出错:决定好你想在讣告中写些什么,然后好好生活,配得上这样的讣告,”巴菲特写道。

巴菲特说,其中一条途径是模仿你最钦佩的人:“要非常谨慎地选择你的英雄,然后效法他们。你永远不会完美,但你总能做得更好。”

另一种方法是重新调整你的目标。

巴菲特写道:伟大并非源于积累巨额财富、获得巨大名望或掌握巨大的政府权力。当你以任何方式帮助他人时,你就是在帮助世界。善举无需成本,却也无价。

巴菲特写道,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遵循“黄金法则”,即无论他人地位如何,都以你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你不太可能出错。

“清洁工与董事长一样是人”

“请记住,清洁女工和董事长一样,也是人。”

他在这封告别信中,向所有股东致谢,还幽默地表示包含那些他不太喜欢的人。

巴菲特如此结尾:“我祝所有阅读此信的人有一个非常愉快的感恩节。是的,即使是那些讨厌鬼(jerks);改变永远都不嫌晚。”

临别一击 狠批美国监管CEO薪酬揭露制度“养出嫉妒与贪婪”

巴菲特在信中不仅谈及个人遗产规划与接班安排,也罕见地批评美国监管机构的薪酬揭露制度,直指该制度“出于好意,却适得其反”。

他更将矛头指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上市公司揭露首席执行员与员工薪酬差距的规定。

巴菲特指出,这项规定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推动的改革措施,原意是希望限制高阶主管薪酬的过度膨胀,但实际结果却与预期相反。

他说:“这些规定的推行者希望让公司披露,普通员工要工作多少年才能赚到CEO一年的薪酬,试图让CEO感到羞愧。但结果是完全没有效果。”

巴菲特直言,企业间的比较心态反而助长了薪酬竞赛,A公司的CEO看到B公司的CEO薪酬更高,就会设法让董事部相信自己应该更值钱。新规则带来的不是节制,而是嫉妒。

他补充说:“让非常富有的CEO困扰的不是贫富差距,而是其他CEO变得更富。嫉妒和贪婪总是形影不离。”

根据SEC现行规定,上市公司须揭露员工薪资中位,并比较其与CEO的总薪酬比,包括薪资、福利、股票与津贴等。巴菲特批评,这些规定使企业文件篇幅暴增,“但实际上,有哪位顾问因此建议减少CEO或董事部薪酬?”

The content is a snapshot from Publisher. Refer to the original content for accurate info. Contact us for any changes.






Comments

C H Lim
1 Like · Reply
捐給子女基金會?做慈善??還是美國老會玩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