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抗升温 美债为何安全?

Nanyang Fri, May 09, 2025 08:16am - 2 days View Original


美债 National debt of the United States(取自澎湃新闻)

(取自澎湃新闻)

(华盛顿9日综合电)尽管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但中国始终未动用“抛售美债”这张被外界视为强而有力的反制牌。对此,《华尔街日报》驻北京首席记者魏玲灵在一篇深度分析中指出,北京当局之所以迟迟不愿出手,核心考量并非外部关系,而是对内部金融稳定的高度警惕。

魏玲灵引述一位熟悉中国高层思维的政策顾问指出,习近平虽然在政治路线与对美战略上日益强调斗争思维,倾向于走毛泽东式的长期对抗路线,但其核心底线非常明确:“绝不允许任何可能威胁自身权力基础的重大危机发生”。换言之,抛售美债可能带来的金融震荡,恰恰是习近平最忌惮的后果。

中国目前是美国第二大国债持有国,持仓规模约为8000亿美元(约3.42兆令吉),一旦大规模出售,势必引发债市动荡,导致美债价格重挫、收益率飙升。而中国手中超过3.2兆美元(13.7兆令吉)的外汇储备价值也将遭到重创,直接削弱人民币汇率管理能力与经济应对空间。

魏玲灵指出,中国对美债的策略已从过去的集中持有,转为“低调但持续”的分散布局。自2020年美债持仓触及1.2兆美元(5.14兆令吉)高点后,中国政府已逐步调降持仓比重,同时悄然增持其他资产,包括日本股票、欧洲债券及美国企业债等。

然而,她也强调,中国即便心有防范,操作上却受限重重。当前全球资本市场中,拥有如美债般规模庞大、流动性强、风险较低的投资品极为稀缺,令中国在“去美元化”与实际投资安全之间陷入两难。

魏玲灵回顾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曾紧急致电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请求不要在雷曼兄弟破产后抛售美债。当时中国选择稳定姿态,被视为避免全球金融体系进一步崩溃的关键动作。

如今,尽管中美高层互动有限,北京仍以“稳字当头”的方式管理风险。4月28日,中国外汇局官员邹澜表示:“单一市场、单一资产的波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总体有限。”此番发言被市场普遍解读为中国无意近期抛售美债的信号。

魏玲灵总结认为,中国在处理中美博弈时,始终将政治稳定与金融控制置于优先地位。即使面对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美方再掀关税大棒,北京也倾向采取长期调整而非突然出手。她指出:“对中国而言,美债不是武器,而是权力稳定下必须稳住的地基。”

The content is a snapshot from Publisher. Refer to the original content for accurate info. Contact us for any changes.






Comments

Marshall T.H.J.
Like · Reply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