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文:财经爆点|中国商品或蜂拥转销大马 中小企业竞争力拉响警报!

(吉隆坡11日讯)美国暂缓对等关税措施后,市场暂时松一口气,但经济分析师警告,除了税率,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性将持续打击企业与出口,而且中国为应对美方关税战可能会将产品倾销至大马市场,恐怕导致原本受影响较轻的中小企业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
拉曼大学经济学教授黄锦荣博士指出,国内70%至80%中小企业从事服务业,多不涉及出口,涉及制造业者占出口也不多,而且也未必是出口到美国。
他接受《中国报》电访时指出,对等关税看似不影响中小企业,但却不能忽略其带来的层层影响,因美国向中国征收125%关税,进口不到美国的中国产品有可能会返销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包括大马。
“若成事实,这将会引起倾销和价格战,而本地商家未必能与其竞争。”

次季贸易冲击温和
联昌证券研究在分析报告指出,美国对中国施加的压力加大,可能会导致中国加大对区域的倾销力度,然后冲击本地制造业,对区域通胀形成下行压力。
该行指出,在东盟寻求与美国谈判之际,暂缓实施对等关税将在今年次季将减轻贸易冲击,即4月至6月遭受的冲击料较温和。
不过,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双边谈判可能破裂、主要市场(美国与中国)需求疲软以及中国倾销商品,均为区域增长前景带来不利影响。
“尽管暂时出现上行趋势,但我们仍采取谨慎态度。”
该行预计,央行将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国行可能在7月把隔夜官方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73%。该行也维持大马经济今年增长4%的预测。
家具商冲击最大
黄锦荣指出,直接受对等关税冲击的本地企业多属大型企业制造商,但若他们销美产品有逾20%美国原产成分,则可以豁免关税,如从事代工的企业。
“拿到美国知识产权的本地企业并不少,其商品的美国原产成分应该有20%,所以在对等关税下反而还多了优势。因此,受影响的反而是在生产过程没有拿到美国知识产权或使用美国原料的企业,如家具商。”
他认为,这些企业面对不只是10%或24%关税,而是关税的“走走停停”,因为4月9日之前,所有销往美国的家具出口活动都已停顿,因为买家都在等待关税结果。
不过,随着对等关税暂缓90天,意味买家考虑的时间又再拉长。
他说,当下家具商只能够静观其变,因为要把原本销往美国的家具出口到别的市场又或是内销,市场都未必有能力接纳。

影响企业现金流
资深经济分析师、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指出,对等关税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家具商的现金流,因为无法出口意味拿不到钱。
“这个暂缓决定看似大家可以如常运作,但是在对等关税在4月9日生效前,不少美国买家都囤货了,所以现在大家也未必会急着下单。”
不过,他说,如果我国与中国制造商要出口到美国市场,我国将享有竞争优势,因为我国面对关税远远低于中国。
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谘询总监拿督蔡兆源则认为,在各种变数下,全球经济可能会重新建立新的结构,所以商家在投资上需小心谨慎。

加强竞争力 迈向多元化
长远而言,蔡兆源认为,企业必须设法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提升能力进行市场多元化。
“企业要做的应该是凭能力说服客户下单,有了竞争力, 议价能力也会提高,但这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现在能做应该以加强订单为主。”
原本在对等关税下,越南的关税高达46%,我国则是24%,虽然在税率上享有优势,但企业竞争力并没有改变,所以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还是至关重要。
黄锦荣也认为,本地企业要走向多元化是长期和未来的事,因为在美国出口中家具就占了6成,短期内要达到多元化是有点困难。
他说,尽管我国会与美国谈判,尝试降低关税,但情况可能不乐观。不过,为帮助受影响企业,政府可尝试和其他国家谈判,寻求相互减低关税,这反而利于我国进口商,也能帮助我国出口商更快迈向多元化。
“此外,这些企业可以尝试增加美国原产成分,若能达到20%,则可以避开关税。”
应设小组掌握痛点
黄锦荣认为,我国政府应该设立专案小组,掌握大马痛点,以了解受影响企业情况,然后采用财政手段协助这些企业度过难关,或帮助他们走向多元化。
“例如减税、扣税或是帮助吸纳企业的亏损。另外,也要留意中国产品可能倾销到我国的问题,保护本地企业。”
他说,贸易战也带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也就是自由贸易是不能够以牺牲本地企业在本地经济为这个基础。
“事实上,这对美国不少地方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创伤,这也是为何美国从自由贸易转向保守主义的原因。”
另一方面,李兴裕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的不只是其他国家对美国征收的关税,而是包含非关税壁垒(NTB)。
“从越南和美国的谈判来看,当越南把对美关税减至零后,并没有达到太大成效,因为美国可能还会关注非关税壁垒有没有减低。”
他认为,大马接下来与美国谈判时,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在半导体方面,很多是美国企业在我国产出后运回美国,而不是关乎为增加出口而设下非关税壁垒。

The content is a snapshot from Publisher. Refer to the original content for accurate info. Contact us for any changes.
Comments